您知道耐光老化测试中常见的问题和误解有哪些吗?
耐光老化测试是在实验室中通过光老化设备快速获得产品耐光老化性能的测试方法,但是少数人依然对加速老化测试的试验存在一定误解,常见误解主要有以下几种:
误区1:任何形式的耐光老化都是好的
错误的老化试验方法会带来较差的试验结果。如果实验室加速测试不能再现真实环境的变化,那么这种加速测试方法就不可取。例如,如果一种涂料在户外通常显示中等粉化,而在加速测试中显示严重开裂,这说明发生了不同的老化机制,那么测试结果也就毫无意义。加速试验箱必须产生与户外测试相同的老化类型。
误区2:加速测试可100%重复
加速测试也像其它测试一样会发生变化。在真实的加速老化测试中,甚至在把测试条件控制到最好时,测试结果也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同一台设备的重复测试和不同实验室之间的再现性测试都会存在很大不同。ASTM G03分委会在20世纪90年代做过一个重要的对比试验,发现几台设备的测试结果之间存在大至30%的差异,正确的操作会使差异变小。
误区3:实验室加速1年相当于户外曝晒5年
理论上,我们不可能找出一个简单的数值与加速老化曝晒时数相乘来计算户外曝晒的年限。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不是没有开发出完美的老化测试仪,而是老化因子是会随着材料以及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户外曝晒环境固有的变动特性和复杂性以及材料本身的形态、结构、配方变化都是影响老化相关的因素。
误区4:等级数据是无效的
如果正确应用,等级数据是非常有用的。有一种说法:非量化的统计(如排序),是无用的,因为它们没有使用有说服力的技术。但当正确应用,等级数据可用于证明老化测试中的许多猜想。在目测评估中得出的数字评级非常可信。
误区5:老化测试数据是绝对的
有很多材料测试方法要求曝晒单一的测试样品,并设定一个合格或不合格的界线。例如,样品的颜色发生变化,把△E*达到3.0作为评估标准,那么如果值是2.9,样品就是合格的,如果是3.1,样品就是不合格的。然而测色仪之间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导致△E*小于1的颜色变化之间的比较是毫无意义的。一般目视的分辨力也不会好于△E*1.0。